自从英国脱欧以来,似乎一切都沉寂了下来。脱欧的确对英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,而在俄乌冲突以及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之后,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。
最近,英国智库“繁荣研究所”发布了一份报告,批评工党领导人基尔·斯塔默爵士提出的欧盟关系“重置”计划。这个计划希望通过改善与欧盟的关系来推动英国的贸易增长,但智库认为,这种做法基本上没有多大效果,甚至可能让英国企业花更多的钱。智库的报告里提到,工党希望与布鲁塞尔达成更紧密的监管协议,然而即便成功,这种协议最多也只会让英国的进口增长6%。更糟糕的是,英国企业将不得不调整规则以适应欧洲标准,产生不少额外的成本。
更重要的是,报告指出英欧贸易已经接近顶点,脱欧后想要反弹的空间有限,继续死磕这点微小的收益其实没有太大意义。事实上,斯塔默政府早就开始朝着欧盟靠拢。今年早些时候,政府已经同意在未来12年内允许欧洲渔船进入英国水域。这一决定一度引起了不小的争议,许多人认为这是英国做出了一大让步,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好处,甚至有可能让英国在欧盟面前处于被动地位。
展开剩余62%除了渔业问题,财政大臣里夫斯提出的欧盟青年流动计划也遭到了质疑。这个计划旨在向18到30岁的欧洲年轻人发放5万份签证,鼓励他们来英国学习和工作。尽管一项2083人的民调显示,58%的英国人支持这个计划,但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其经济效益并不看好。经济学家朱利安·杰索普认为,计划的收益可能非常微小,而且这是双向的——如果越来越多的英国年轻人前往欧盟,这个计划带来的好处也会被抵消。
工党试图重塑与欧盟的关系,但越推进就越发现问题比他们当初想象的要复杂。简单来说,英国既想保持自己的主权和独立,又希望通过与欧盟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。但这两者的平衡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。尤其是,在谈判中英国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“议题无法捆绑”。最初,英国打算将安全防务合作和渔业准入等问题捆绑在一起谈,期望能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。然而,欧盟委员会明确表示,安全防务合作和渔业问题是两个独立的议题,不能混为一谈。即便有些欧盟成员国愿意在私下进行捆绑谈判,一旦布鲁塞尔表态,英国的战略就变得毫无作用。
这让英国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:既无法获得想要的利益,又不得不做出妥协。智库的报告也指出,与其在与欧盟的监管协调上浪费时间和精力,不如集中力量进行国内经济改革,或者寻找欧盟以外的贸易机会。
脱欧后的英国,应该在今后的发展中考虑清楚方向。是要彻底靠向欧盟,但放弃部分自主权,还是深耕自身优势,开拓非欧市场。现在的做法——一边讨好欧盟,一边又犹豫不决,只会让欧盟看不起,也可能引发国内的不满。工党提出的“重置”计划能否成功,尚且不得而知。现在最重要的是先理清国内和欧盟的关系,否则很可能会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困境。
发布于:天津市浩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